返回 第一七八章内讧  汉乡 首页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壁落小说]https://wap.biquluo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七八章内讧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一七八章内讧

    韩非子说过——明主治吏不治人。

    刘彻深以为然,在治理官吏的时候,往往亲力亲为,越过丞相,御史两府官员,亲自主持对地方官的上计。

    这就造成了架空丞相府的事实,也是造成丞相府成为一个摆设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大汉国的官吏考核一般分为两种——常课,大课。

    大体上承袭秦制。每年年终由郡国上计吏携带计簿到京师上计,这叫常课。

    三年一考察治状,叫大课。

    大汉国的考课制度,大体说来,有两个系统。一是公卿守相或各部门主官各课其掾属,这是上下级系统。

    如公府掾属、诸卿属官、守相掾史,均须依其职务由主官加以考核,按其能力高低和功劳大小,作为迁降赏罚的依据。

    至于无具体职务的散官,则另立条格,加以考核或考试,光禄勋岁以四行科第郎官即属此类考核。

    朝廷对郡国的考课。由于上计考课事关国家大政,故大汉朝廷对此非常重视,皇帝不仅往往亲自主持其事,有时行幸郡国,也常就地上计。

    然而,朝廷负责上计的常设机关是丞相、御史二府。

    丞相主要负责课殿最上闻,御史大夫主要负责按察虚实真伪,二府相辅为用。

    丞相、御史大夫亲自主持上计,具体事务则另委派官吏专管。

    如大汉初年,萧何为相国时,张苍曾以列侯居相府,领主郡国上计之事,故称为计相。

    大汉以三公分掌丞相之职,所以郡国上计亦由三公分管。

    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,司徒掌四方民事功课,司空掌四方水土功课,皆于岁尽奏其殿最而行赏罚。

    官员升迁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刘彻想要增加官员,不管他如何的急迫,也必须与太尉卫青,宰相李蔡,大司农儿宽商议。

    因为此事,长门宫先前所招收的所有士子,都成了待诏士,

    而这样的国家大事,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成议的,在皇帝寻找他们三人讨论此事之前。

    这三位还要寻找自己的部属,共同商议出一个法条,这个法条必须罗列出施行考试抡才的优点跟弊端,也必须寻找出他们所在部门对此事可以接受的上限跟下限。

    超过上限跟下限都是不可取的,这三人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证皇帝的要求不出他们接受的范围。

    云琅是武官,他的顶头上司自然就是太尉府,归卫青管辖。

    接到卫青军令的时候,云琅就觉得很麻烦。

    大汉国的军官文采都不是很好,这个时候的大部分将军,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,让他们上阵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wap.biquluo.info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